在煤炭行业向智能化、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传统的培训模式已难以满足企业对员工技能和安全意识的高标准要求。为打破这一困境,安全技术培训中心积极探索创新,引入VR技术开展模拟教学,打造出“可视化操作法”,让复杂的煤矿操作流程和安全规范变得直观易懂,为员工培训注入新活力。
走进培训中心的VR模拟教学室,只见学员们头戴VR眼镜,手持操作手柄,全神贯注地沉浸在虚拟的煤矿作业场景中。他们时而俯身检查设备,时而模拟紧急避险操作,仿佛置身真实的煤矿生产中。与传统的“黑板+PPT”教学模式不同,VR模拟教学通过构建高度还原的三维虚拟环境,将煤矿开采、机电运输、通风安全等复杂生产环节以可视化的形式呈现,学员只需简单操作,就能亲身感受各个作业流程。
这种“可视化操作法”的优势在实际教学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以往,员工学习一项新设备的操作,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研读厚厚的说明书和观看视频,不仅枯燥乏味,而且难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有效结合。而在VR模拟教学中,员工可以在虚拟环境中反复练习设备的启动、调试、维护等操作步骤,系统还会实时给予语音提示和操作指导,让员工在短时间内掌握操作要领。以综采设备操作培训为例,采用传统方式培训一名新员工掌握基本操作技能需要15天左右,而通过VR模拟教学,仅需5天时间,就能熟练完成设备的各项操作。VR技术的应用,让学员在虚拟环境中就能完成各种高难度、高风险的操作训练,无需动用实际设备和占用生产场地,既降低了培训成本,又避免了因操作不当引发的安全事故。此外,VR模拟教学还可以模拟各种极端恶劣的工作环境和突发事故场景,让学员在安全的虚拟环境中积累应对经验,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除了教学效率和成本的优势,“可视化操作法”还显著增强了学员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传统的培训方式往往难以激发学员的学习热情,导致培训效果大打折扣。而VR模拟教学以其独特的沉浸式体验和趣味性,让学员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索。在培训过程中,学员可以自由地在虚拟场景中移动、观察和操作,与虚拟环境中的各种元素进行互动,这种身临其境的学习体验极大地提高了学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许多学员表示,以前觉得培训是一项任务,现在却期待每次的VR模拟教学课程,因为在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能感受到科技带来的乐趣。
学员秦长秋是杏花煤矿一名机电维修工,在学习液压支架故障排查与维修课程时,曾因对复杂的设备结构和故障原理理解困难而苦恼。然而,在VR模拟教学中,他通过360度无死角观察液压支架的内部结构,亲手拆解、组装设备部件,并在系统的引导下一步步排查故障点,很快就掌握了维修技能。秦长秋兴奋地说:“以前在书本上看图纸,怎么都理解不透,现在通过VR模拟操作,就像在现实中维修设备一样,不仅学得快,而且记得牢。”
另一位平岗煤矿的老员工李学峰也对VR模拟教学赞不绝口。李学峰在煤矿工作多年,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但随着煤矿设备的不断更新换代,他也面临着知识和技能的更新挑战。在参加VR模拟的智能化采煤工作面操作培训后,李学峰感慨道:“VR技术让我大开眼界,通过虚拟操作,我对新设备、新工艺有了更直观的认识,这对我今后的工作帮助太大了。”
为了确保VR模拟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培训中心还不断完善教学体系和课程内容,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和一线骨干,结合煤矿生产实际,开发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VR教学课程,并根据员工的不同岗位和技能水平,制定个性化的培训方案。同时,还建立了完善的教学评估机制,通过实时记录学员的操作数据和学习表现,对学员的学习效果进行精准评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每位学员都能学有所获。
如今,“可视化操作法”已成为培训中心的一张亮丽名片,越来越多的学员从中受益。随着VR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培训中心将继续深化VR模拟教学的应用,不断拓展教学内容和形式,为学员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培训服务,为企业的安全生产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