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鼓干劲 砥砺奋进创佳绩 ——城山煤矿707掘进队工作纪实

2025-09-30 0

当一个集体凝聚起“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合力,便没有跨不过的难关,更能在事业征途上书写亮眼答卷。在城山煤矿的生产阵营里,707掘进队便是这样一支以“一米一进保质量,一心一意为生产”为信念的过硬队伍。



“这几个月咱们队月月超进尺,真是越干越有劲儿……”近日,在这个队的班前会上,几名员工围着进度表热议不停。截至7月份,这个队圆满完成开拓进尺任务。在地质条件复杂、生产挑战叠加的情况下,他们如何交出“圆满完成进尺任务、打造安全优质快速工程”的答卷?记者走进707掘进队,探寻他们背后的奋斗故事。


谋定后发力,精细抓落实

这个队每月初的班前会,总有一场热烈的“头脑风暴”。队长王玉东会牵头技术骨干,逐一审视当月工作任务——从地质构造变化、设备运行状态到人员排班情况,每一个影响生产的细节都不放过。“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是队里人人认可的共识,只有把前期规划做细做实,才能为井下安全高效掘进铺路。讨论中,大家常常为一个工序安排争得面红耳赤,但最终都会围绕“安全、高效”形成统一方案:将整体任务拆解为交接班、打眼、装药、爆破、通风、出矸、支护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明确时间表与质量标准。上一班必须向下一班详细交接施工进度、设备隐患、待处理问题,确保生产链条“无缝衔接”;循环作业时,全员紧密配合,让各道工序像齿轮一样精准咬合。


“前期谋划扎实,井下干活才不慌,大家心齐了,合力自然就上来了,再难的任务也能啃下来。”王玉东的话,道出了队伍“谋定而后动”的底气。


微信图片_20250930082408_2_894.jpg


攻坚精技艺,高效破瓶颈

掘进作业是矿井生产接续的“关键一环”,过去传统爆破工艺面对复杂岩层时,常因掘进速度慢、爆破成型差拖慢整体进度。为突破这一瓶颈,这个矿专业领导与技术团队主动对标东海煤矿中深孔爆破技术,结合本矿巷道岩石硬度、地质断层分布等实际情况,反复测算炮孔深度、角度、装药量等核心参数。经过多次试验优化,新工艺终于落地:爆破后大块岩石数量大幅减少,巷道断面成型规整度显著提升,不仅降低了后续支护、清矸的工作量,单次爆破进尺也实现突破。


“以前受地质条件限制,月进尺想超百米得‘看天吃饭’;现在有了中深孔爆破技术,百米目标成了‘常规操作’。效率提上来的同时,工程标准化水平和作业安全性也跟着升级,员工干活儿更安心了。”这个矿掘进副矿长赵文龙说。


遇难显身手,协力战一线

无论遇到什么突发状况,这个队总能“拧成一股绳”共同应对。一次四点班作业中,皮带尾轮底座突然发生故障,生产循环直接中断。刚下班到家的王玉东接到采区调度电话后,顾不上休息,立刻联系检修人员赶往井口。下井后,他带头钻进设备区排查问题,检修人员默契配合拆卸、更换部件,经过两个小时奋战,终于恢复皮带运行,未延误四点班生产。


还有一次,主运巷压力水管变头因老化堵塞,导致工作面供水不足,喷浆、打眼作业被迫暂停。王玉东第一时间带领检修班重新规划供水管路,同时协调采区调度安排地面人员运送备件下井,仅用1小时就解决了供水问题,让生产班得以正常作业。


安全筑根基,质量守底线

在这个队的生产理念里,“安全”是不可逾越的红线,“质量”是高效生产的前提——全队员工都明白,“安全、优质、高效”三者紧密相连,更是保障收入增长的核心要素。为筑牢安全防线,队里每次班前会都会通过可视化系统开展安全培训:播放事故警示教育片,让员工直观感受违规操作的危害;队干部逐一对当日作业任务进行安全风险分析,明确每个岗位的安全职责,确保员工“带着安全意识下井”。


在工程质量管控上,他们坚持“质量优先于进度”:从巷道开挖成型到支护强度,每一个环节都严格对照安全生产标准执行;实行“班班验收”制度,各班组先自检、互检,再由专人复核,发现质量问题当场整改;第二天班前会公开验收结果,对造成质量隐患的责任人,按责任大小落实处罚,绝不姑息。


“接下来,我们还要继续练硬本领、提高工作效率,争取在后续工程中再创佳绩,为矿井高质量发展多添一份力。”王玉东的话语,不仅是他的期许,更是这个队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