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来到永益milan米兰体育网址机加一分厂,伴着机器的轰鸣声,员工们正在娴熟地操作着各种设备,看似普通的加工制造,其实员工们正在使用特殊的“法宝”——这个厂技术团队自主研制的胎具和改进的工艺,不仅提升了生产效率,更让产品质量迈上新台阶。
在机加一分厂主任工程师王友才的带领下,记者首先一睹了他们的第一项小改小革——刮板输送机链轮加工胎具的风采,这个胎具的“诞生”,实现了链轮加工从“分体”到“一体”的飞跃。过去,刮板输送机链轮的加工采用分体加工方式,齿形和链窝分开加工,工序繁琐且效率不高。加工一个链轮,需要经过初期粗铣形、精期铣形以及加工链窝等多道工序,整个流程下来,至少需要4天时间。不仅如此,由于使用普通机床,加工的精度难以保证,齿形、链窝的误差较大,影响产品质量。王友才将目光聚焦于数控卧式镗铣床,想利用这个高级设备,实现一次加工。经过反复试验,王友才及团队成功设计出专用加工胎具。这套看似简单的装置实则暗藏巧思:通过特殊的装卡结构将两个分组链轮固定在一起,配合分度器实现精准角度控制,再借助数控编程实现齿形与链窝的一体化加工。“就像给机床装上了‘智慧大脑’,过去需要多台设备、多名工人协作完成的工作,现在一台机器就能搞定,生产效率提升200%。”王友才介绍道。
“首件必检”是机加一分厂严格执行的一项制度。正是这种严格的制度,让王友才敏锐捕捉到生产中的痛点,为技术改造提供方向,ZY8000/22/48掩护式液压支架导杆加工迎来变革。在“首件必检”中,王友才发现加工导杆时效率不高,而且还有误差。如何提高工作效率,还能保证精度?他带领技术组人员又一次投入了“改造”中。他们反复试验,针对孔距控制等关键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经过一天的设计,他画出了详细的图纸,按照图纸进行加工,最终制成了专用的钻孔胎具。这个胎具的设计十分巧妙,钻孔内的胎套经过整体淬火后镶入到胎具里,不仅硬度高、耐磨性强,而且当钻套磨损时,还可以随时更换。使用新胎具后,加工效率得到了极大提升。以前30分钟才能钻两孔,现在10分钟就能完成同样的工作量,效率提高了2倍。更重要的是,它保证了孔距的精准位置,产品质量得到了有效保障。看着工人们熟练地将导杆放入胎套,无需再进行繁琐的划线操作,轻松完成钻孔工作,感受到了技术革新带来的便利。
这些看似微小的改进,凝聚了员工们的智慧和团队的协作精神。从数控编程的应用到专用胎具的设计,每一项革新都让生产更高效、质量更可靠。王友才说:“小改小革不是‘花架子’,而是实打实地解决问题。只要肯动脑筋,老设备也能焕发新活力。”